在《駱駝祥子》中,老舍筆下的祥子是一位有夢想的北平車夫,靠汗水與意志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車。可命運卻一再打擊他的希望與尊嚴。近百年後,我們來看項目經理的處境,是否也有幾分相似?以對照的方式,將祥子一生的三次打擊對映至IT項目管理中的典型挑戰,藉此探討現代專案中風險應對與心理韌性的意義。
第一章:夢想的起點 vs 專案的立項
祥子的願望:買一輛自己的車,靠勞力換來穩定體面生活。
IT服務項目經理的願望:定義清晰目標、範疇明確、預算合理的成功交付。
對照圖表一:初心之夢 vs 任務啟動
祥子 項目經理 一心存錢買車 擬定立項文件與項目章程 範圍明確:一輛車 範圍定義:需求分析、範疇控制 無人協助,全靠自己 利益相關者需介入與協作
從一開始,祥子的夢非常純粹,卻缺乏風險意識與外部支援。項目立項階段若僅靠熱情推進,忽略溝通與流程,同樣容易埋下未來崩潰的種子。
第二章:第一次打擊——車沒了 vs 專案突變
祥子好不容易買車,卻在戰亂中被軍閥搶走。
項目也常在進行中遭遇外部強力變更,如政策突襲、預算削減、業務重組等。
對照圖表二:突發事件下的反應能力
祥子 項目經理 沒有備案,只能重新開始 建立變更控制流程與緩衝預算 情緒受挫,意志開始動搖 啟用風險登錄表與里程碑重規劃
沒有計畫B的祥子,幾乎等於從頭再來。項目經理若有風險緩衝與替代方案,則可避免重創。
第三章:虎妞困局 vs 利益相關者博弈
虎妞的出現徹底改變祥子的人生節奏,不可控的人際關係成為祥子第二次命運轉折。
項目中也存在類似的角色:權力不明、期望不一致的利害關係人。
對照圖表三:關係管理與預期設定
祥子 項目經理 被虎妞強迫成婚 被高層或客戶施壓修改範疇 情緒牽引、失去自主 項目目標被政治因素左右 缺乏清晰溝通與邊界設定 使用RACI矩陣、需求確認簽字流程
人際關係若未被妥善管理,項目會逐漸失焦。祥子和虎妞之間的「關係混亂」,就是缺乏邊界與共識的結果。
第四章:最終崩潰 vs 專案瓦解前夜
第三次打擊後,祥子心死,從此隨波逐流。
對照IT服務項目經理,在反覆變更與資源消耗後,若無法適當紓壓與重構策略,也會面臨團隊崩盤與績效滑落。
對照圖表四:崩潰前的徵兆與對策
祥子 項目經理 對生活絕望 對項目失去掌控感與目標感 自我價值崩潰 團隊無成就感,士氣低落 不再掙扎 放任延遲與資源錯配 無力改變現狀 未使用Burnout預警與調整策略
祥子的沉淪不是一瞬間,而是連環打擊的結果。同理,專案也需定期檢視團隊心理韌性與風險狀態,適時補位與修正方向。
如果祥子也有一本「項目管理手冊」
老舍寫的是人性,而我們處理的是系統。但一個IT服務項目經理的日常,其實也常是情緒與變動的博弈。如果祥子當年懂得設定風險預案、設邊界、爭資源,或許他的故事就不至如此悲劇收場。
我們不是祥子,卻時常活在類似的節奏裡。學會從文學裡理解風險,從失敗中提煉策略,也許正是現代管理最深層的人文修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