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駱駝祥子》中,老舍以祥子的三次失車為主線,勾勒出一個普通勞動者夢想幻滅的全過程。三次努力,三次失去,三次沉淪。這種「得而復失」的命運,在IT專案中並不陌生。需求反覆、預算崩潰、系統上線失敗,一個個專案也像祥子那樣,在光明的希望中走向崩塌。
專案失敗並非命運,而是缺乏有效的風險防控。借祥子的故事,或許我們能找到專案管理的另一種理解角度。
第一次打擊——被搶:當「需求變更」成為攔路虎
祥子的洋車,辛苦攢錢買來,卻在一次遭遇兵匪時被搶走,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IT映射: 專案需求反覆變更、客戶臨時加功能、外部政策驟變,導致原定計劃被打亂。
風險防控策略:
-
建立需求變更控制流程(如變更控制委員會CCB機制)
-
採用敏捷中的MVP(最小可行產品)概念,優先交付核心價值
-
合同中設定需求凍結點,變更按階梯式遞增計費
對照圖表:《祥子生存指南》:攢錢防搶 / 《專案經理手冊》:凍結需求邊界
第二次打擊——被騙:資源陷阱與信任危機
祥子被劉四爺女兒香秀以結婚為名卷走所有積蓄,理想再度破滅。
IT映射:
-
外包供應商突然跑路
-
關鍵技術骨幹離職跳槽
-
預算虛報,導致資金中途斷裂
風險防控策略:
-
建立供應商信用體系(黑/白名單制度)
-
團隊關鍵崗位設置AB角,避免單點故障
-
透過DevOps工具鏈提升交付可視性與信任感
對照圖表:《祥子生存指南》:遠離「香秀」 / 《專案經理手冊》:資源冗餘機制
第三次打擊——被迫放棄:技術債務的雪崩效應
多次打擊之後,祥子精神崩潰,徹底放棄希望,甚至賣車求生,逐漸異化成市井油滑之人。
IT映射:
-
技術架構選型失誤,後期無力維護
-
壓力上線導致系統崩潰
-
安全漏洞帶來不可逆損失
風險防控策略:
-
技術決策前實施灰度驗證,逐步推進
-
建立技術債務追蹤系統(如SonarQube)
-
實施混沌工程模擬故障,提高系統韌性
綜合防禦:構建專案管理的「風險免疫系統」
識別層面:
-
外部環境掃描(PESTEL模型)
-
內部角色画像(識別關鍵利害關係人)
-
技術可行性雷達圖(評估架構風險)
應對層面:
-
風險登記冊動態更新
-
蒙地卡羅模擬用於進度預估
-
預算熔斷機制防止超支
文化層面:
-
鼓勵「報憂有獎」機制,降低資訊壁壘
-
推行事故復盤流程(Blameless Postmortem),構建學習型團隊
不做數位時代的祥子
如果祥子掌握了專案管理的方法論,也許他不會三度失車、最終破碎。他的悲劇,是個體面對系統性不確定時的脆弱。IT專案管理中的風險防控,就是為團隊構建一個更穩健的「保管站」。
在專案世界裡,我們無法完全避免打擊,但可以降低它的破壞力。
互動問題:
-
你曾遭遇哪種「祥子式」打擊?歡迎在留言區投票分享。
-
如果祥子讀過《人月神話》,結局會不會不同?
推薦閱讀: